第一章经济侵略一
三月初三,古历清明节,原意为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因上墓之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世人就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从此清明节也就成了上坟扫墓、祭奠亡灵的节日。
贞观三年三月初三,冀州首府洺州,永济渠边。天空阴沉沉的,思念和悲哀化作的愁云惨雾经久不散。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沿河两岸,所有的人都面带悲戚,向着北方烧纸上香。不论男女老幼,人们哭泣着轻声呼唤亲人的名字,虔诚地招唤着他们的亡灵,企盼他们能够魂归故乡。
永济渠的河面上,在一艘画舫的船头有两名身拥锦裘的男子肃然而立。其中一人二十出头,面容黑瘦,正是冀州的实际统治者赵王李元霸,而另一人则是李元霸前生今世的老师薛道衡。
李元霸抬手指向沿河两岸的民众“老师,这些都是北援阵亡将士的家属!”
薛道衡重重地吸了一口气,他希望寒冬腊月的冰冷空气能刺激自己被悲伤压抑的心灵,使自己不再被悲伤侵扰。薛道衡虽然与李元霸同从后世来到这时代,但是他一直是以文学大师的身份在这时代生存,他并没有像李元霸一样经过无数的征战杀戮,因此他不能将生死看淡。人世间的生离死别始终都是这位诗人心中悲伤的源泉!他已经被现场的悲痛气氛感染,也被眼前这一幕深深震撼!
冷冷的空气涌入胸腔,这骤来的刺激使的薛师身躯不由一颤。“元霸,你就直说吧,需要我做些什么?”
此次李元霸以荡舟喝花酒为由将薛师骗来,就是想利用眼前这祭拜活动激起薛师那文人特有的丰富情感,让一贯偷奸作懒的薛道衡为冀州作出贡献。因此虽然被薛师看穿了自己别有用心,可是李元霸并没有感到丝毫惭愧。他搓搓手,再揉揉被冻得有些麻木的鼻子,直言说道:“老师,你在前生就是一位学术界知名的历史学家。你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颇有研究,而且据学生在前生的观察,老师对一些野史、以及古时科技发明之类的都比较感兴趣,知之甚详。因此”
“行了,行了,”薛道衡打断李元霸的话“你是要我将一些超时代的东西在这时代搞出来吧?”
李元霸拍拍薛师的肩膀,赞道:“老师好厉害!刚一开口就被老师猜到学生的意图,老师不愧是知一晓十、通天晓地”
“好了!”薛道衡喝止了李元霸的马屁“给我一个理由!”
李元霸再次抬起手来,指向岸边。“老师,他们之所以痛失亲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冀州不够强大!要是咱们有了先进的科技,冀州就会强大起来若是冀州强大,有谁敢轻易招惹咱们?又哪来这么多百姓痛失亲人?”虽然这理由明显有些牵强,但此时薛道衡已经被阵亡将士亲人们的悲情感染,只觉李元霸言之有理,而且是大大的有理。当下薛道衡一反平时的懒散模样,慨然说道:“好!元霸,我答应你我定要尽我所能让冀州强盛起来!”
此后,薛师果然遵守诺言,他一直倾尽全力为冀州的发展作着贡献。
其时因大唐已经平定了周边大部分的割据势力,唐廷众多的高官显贵都觉得天下大局已定,于是便开始重视起“精神生活”来。这些显贵们一致认为茶性高洁清雅,称赞茶为瑞草魁、琼蕊浆,宣扬品茗有助于修身养性,甚至还能羽化成仙。在他们的带动下,饮茶的习俗逐渐普及到了民间,民众对茶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逐渐达到了“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地步。不过,他们饮茶的方式却太过原始人们将采制的茶叶放入水中煮沸,饮时将茶叶一同咀嚼下咽。李元霸在知晓这些事情之后,便敏锐地认识到利用后世制茶方法制出的散茶一定能凭借其爽心的清香和悦目的色彩领导中原、乃至世界茶饮文化新潮流,其中必将会有巨大的利润,于是李元霸将研制散茶的任务交给了薛道衡。
薛师确实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历史学家,史上的好多杂学书论他都记忆在心。在研制茶叶的过程中就充分体现出了薛师学问的渊博陆羽茶经全书三卷十节七千多字,薛师竟然大多记得!不过,茶经中并没有后世散茶制法,薛师穷尽脑力,自明代罗廪的茶解中找到了原始制法。在以此法指导实际研制的过程中,薛师和工匠们通过不同加工方法,总结出了与后世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的工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并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的茶叶内质变化中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了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茶类,有绿茶、黄茶、黑茶、红茶四大类。
同时,冀州的制茶技术虽然已经相当成熟,但由于制茶机械简陋,茶叶大批量生产受到了限制。于是在李元霸的授意下,薛师将明代宋应星编撰的天工开物忆出并手抄成册,然后交由冀州官方印刷局印刷了六册,秘密发放给了冀州制造局的几名高级工匠。天工开物一书重视实践,全书以描写生产过程、介绍技术要点为主,绝少空发议论。间或有议论时,也是言简意骇,精辟之至。那几名工匠本就是技艺拔尖的能工巧匠,在见识了天工开物这一全面反映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书籍之后,工匠们茅塞顿开,诸多奇思妙想不断涌现,致使李元霸和薛道衡对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叹不已!
之后在冀州官方的大力支持下,各类用于工、农业的新型机械相继被制造局工匠研制出来,而制茶业也由小规模的手工作业发展到各道工序机械化。从此除了少数名贵茶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此时大规模的茶叶生产作坊逐渐在茶树种植较多的江淮地区出现,为了有效的控制这一极可能成为冀州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产业,李元霸召集冀州三部十二司的官员将冀州各郡的行政区域再作划分,在合并江淮地区之后,冀州之前的四郡五十二县不变,增加了江南一郡共十九个县,至此冀州全境共有五郡七十一县。虽然冀州的辖地大增,但四大军区的构架并没有改变,只将江南郡划归冀南军区治辖,另各军区统领有所变更。
******
两年后,唐贞观五年五月。
冀州刺史府中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泊,碧绿的湖面飘着玲珑雪白的水莲花。一座曲折长廊自小湖上横过,其中段正值湖心之处建有一座凉亭,小亭雕栏玉砌,精致非常。赵王李元霸与政务部总管凌敬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谈论着,一干侍卫在长廊两端严密把守。
凌敬一手习惯性的扶着白瓷茶碗,一手随意放在面前的石桌上。如今冀州的官员无论大、小在李元霸面前都是非常随意,这与李元霸历年来的“刻意纵容”关系甚大。
凌敬道:“王爷,年前大唐朝廷遣出的大型商队携带大量丝绸、瓷器等商品,经长安由敦煌出阳关西行,沿着昆仑山麓过葱岭,西达大月氏、安息、条氏,最后到达王爷曾提过的罗马帝国,现在商队已经返回,还带回了一些稀奇的东西。”
“哦!”李元霸道:“李世民走通‘丝绸之路’了?”
自从冀州利用散茶垄断了中原的茶叶生意后,冀州的经济就得到了飞跃发展。一年之中冀州出成品散茶达八百万驮,得税二十余万贯。其时在中原三个钱就可买米一斗,这二十几万贯钱可是一个天文数字,相当于大唐全国的总岁收,可以说天下银财滚滚涌向冀州。
李元霸在大力发展冀州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限制大唐的发展。李元霸对‘唐’这个中华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终究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或许可以把它叫做“大中华情结”吧?以前李元霸为了生存与李世民作战,可现在生存有了保障,李元霸再也不愿意对这个让无数后世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国度施以战乱。但是,一山终究难容二虎,毕竟唐廷的存在对冀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李元霸也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因此,李元霸选择了一个可以让他略觉心安、同时也是可以避免血腥杀戮的办法:利用冀州如今已经非常强大的军力威逼唐廷,在将冀州的各类商品倾销到中原的同时,动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封锁、控制唐廷的对外贸易。李元霸要掌握大唐的经济命脉,兵不刃血拿下大唐!
周边的一些国家在冀州的强势下断绝了同大唐的商务来往,随着冀州悄然的经济侵略,大唐的经济逐渐被冀州左右。冀州不论官方还是民间的商人在大唐境内都设有无数的商务机构,他们在大肆销售冀州商品的同时也大量采购大唐境内的物资。现今,大到唐国的进出口贸易,小到大唐百姓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冀州。长此以往,只怕大唐举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冀州的控制,最终导致亡国。李世民在一年前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积极努力地寻求着出路。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考察论证之后,李世民决定以冀州控制不力的西方作为突破口,沿着西汉时张骞开辟的商道与西方国家进行商业贸易,摆脱冀州对其的经济控制。李世民的确很有战略眼光,李元霸明知有这条“丝绸古道”的存在,可其与冀州间隔着千万里,冀州一时之间却也无法去控制它。
“丝绸之路?”凌敬疑惑不解,问道:“敢问王爷,为何将之称为‘丝绸之路’?”
李元霸微微一笑,道:“唐廷通过此道将大量丝绸售与西人,那不是‘丝绸之路’是什么?”
凌敬听罢心中却是不以为然:那不也可以叫作“茶叶之路”、“瓷器之路”?心中虽然嘀咕,可凌敬嘴里还是说道:“果然有理!”
李元霸道:“李世民如此而为也算是一条出路,只是嘿嘿!他恐怕不会想到,我有一条比他那‘陆地丝绸之路’更为便捷、运营成本更低的‘海上丝绸之路’!” 展开全部内容
贞观三年三月初三,冀州首府洺州,永济渠边。天空阴沉沉的,思念和悲哀化作的愁云惨雾经久不散。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沿河两岸,所有的人都面带悲戚,向着北方烧纸上香。不论男女老幼,人们哭泣着轻声呼唤亲人的名字,虔诚地招唤着他们的亡灵,企盼他们能够魂归故乡。
永济渠的河面上,在一艘画舫的船头有两名身拥锦裘的男子肃然而立。其中一人二十出头,面容黑瘦,正是冀州的实际统治者赵王李元霸,而另一人则是李元霸前生今世的老师薛道衡。
李元霸抬手指向沿河两岸的民众“老师,这些都是北援阵亡将士的家属!”
薛道衡重重地吸了一口气,他希望寒冬腊月的冰冷空气能刺激自己被悲伤压抑的心灵,使自己不再被悲伤侵扰。薛道衡虽然与李元霸同从后世来到这时代,但是他一直是以文学大师的身份在这时代生存,他并没有像李元霸一样经过无数的征战杀戮,因此他不能将生死看淡。人世间的生离死别始终都是这位诗人心中悲伤的源泉!他已经被现场的悲痛气氛感染,也被眼前这一幕深深震撼!
冷冷的空气涌入胸腔,这骤来的刺激使的薛师身躯不由一颤。“元霸,你就直说吧,需要我做些什么?”
此次李元霸以荡舟喝花酒为由将薛师骗来,就是想利用眼前这祭拜活动激起薛师那文人特有的丰富情感,让一贯偷奸作懒的薛道衡为冀州作出贡献。因此虽然被薛师看穿了自己别有用心,可是李元霸并没有感到丝毫惭愧。他搓搓手,再揉揉被冻得有些麻木的鼻子,直言说道:“老师,你在前生就是一位学术界知名的历史学家。你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颇有研究,而且据学生在前生的观察,老师对一些野史、以及古时科技发明之类的都比较感兴趣,知之甚详。因此”
“行了,行了,”薛道衡打断李元霸的话“你是要我将一些超时代的东西在这时代搞出来吧?”
李元霸拍拍薛师的肩膀,赞道:“老师好厉害!刚一开口就被老师猜到学生的意图,老师不愧是知一晓十、通天晓地”
“好了!”薛道衡喝止了李元霸的马屁“给我一个理由!”
李元霸再次抬起手来,指向岸边。“老师,他们之所以痛失亲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冀州不够强大!要是咱们有了先进的科技,冀州就会强大起来若是冀州强大,有谁敢轻易招惹咱们?又哪来这么多百姓痛失亲人?”虽然这理由明显有些牵强,但此时薛道衡已经被阵亡将士亲人们的悲情感染,只觉李元霸言之有理,而且是大大的有理。当下薛道衡一反平时的懒散模样,慨然说道:“好!元霸,我答应你我定要尽我所能让冀州强盛起来!”
此后,薛师果然遵守诺言,他一直倾尽全力为冀州的发展作着贡献。
其时因大唐已经平定了周边大部分的割据势力,唐廷众多的高官显贵都觉得天下大局已定,于是便开始重视起“精神生活”来。这些显贵们一致认为茶性高洁清雅,称赞茶为瑞草魁、琼蕊浆,宣扬品茗有助于修身养性,甚至还能羽化成仙。在他们的带动下,饮茶的习俗逐渐普及到了民间,民众对茶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逐渐达到了“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地步。不过,他们饮茶的方式却太过原始人们将采制的茶叶放入水中煮沸,饮时将茶叶一同咀嚼下咽。李元霸在知晓这些事情之后,便敏锐地认识到利用后世制茶方法制出的散茶一定能凭借其爽心的清香和悦目的色彩领导中原、乃至世界茶饮文化新潮流,其中必将会有巨大的利润,于是李元霸将研制散茶的任务交给了薛道衡。
薛师确实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历史学家,史上的好多杂学书论他都记忆在心。在研制茶叶的过程中就充分体现出了薛师学问的渊博陆羽茶经全书三卷十节七千多字,薛师竟然大多记得!不过,茶经中并没有后世散茶制法,薛师穷尽脑力,自明代罗廪的茶解中找到了原始制法。在以此法指导实际研制的过程中,薛师和工匠们通过不同加工方法,总结出了与后世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的工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并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的茶叶内质变化中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了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茶类,有绿茶、黄茶、黑茶、红茶四大类。
同时,冀州的制茶技术虽然已经相当成熟,但由于制茶机械简陋,茶叶大批量生产受到了限制。于是在李元霸的授意下,薛师将明代宋应星编撰的天工开物忆出并手抄成册,然后交由冀州官方印刷局印刷了六册,秘密发放给了冀州制造局的几名高级工匠。天工开物一书重视实践,全书以描写生产过程、介绍技术要点为主,绝少空发议论。间或有议论时,也是言简意骇,精辟之至。那几名工匠本就是技艺拔尖的能工巧匠,在见识了天工开物这一全面反映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书籍之后,工匠们茅塞顿开,诸多奇思妙想不断涌现,致使李元霸和薛道衡对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叹不已!
之后在冀州官方的大力支持下,各类用于工、农业的新型机械相继被制造局工匠研制出来,而制茶业也由小规模的手工作业发展到各道工序机械化。从此除了少数名贵茶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此时大规模的茶叶生产作坊逐渐在茶树种植较多的江淮地区出现,为了有效的控制这一极可能成为冀州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产业,李元霸召集冀州三部十二司的官员将冀州各郡的行政区域再作划分,在合并江淮地区之后,冀州之前的四郡五十二县不变,增加了江南一郡共十九个县,至此冀州全境共有五郡七十一县。虽然冀州的辖地大增,但四大军区的构架并没有改变,只将江南郡划归冀南军区治辖,另各军区统领有所变更。
******
两年后,唐贞观五年五月。
冀州刺史府中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泊,碧绿的湖面飘着玲珑雪白的水莲花。一座曲折长廊自小湖上横过,其中段正值湖心之处建有一座凉亭,小亭雕栏玉砌,精致非常。赵王李元霸与政务部总管凌敬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谈论着,一干侍卫在长廊两端严密把守。
凌敬一手习惯性的扶着白瓷茶碗,一手随意放在面前的石桌上。如今冀州的官员无论大、小在李元霸面前都是非常随意,这与李元霸历年来的“刻意纵容”关系甚大。
凌敬道:“王爷,年前大唐朝廷遣出的大型商队携带大量丝绸、瓷器等商品,经长安由敦煌出阳关西行,沿着昆仑山麓过葱岭,西达大月氏、安息、条氏,最后到达王爷曾提过的罗马帝国,现在商队已经返回,还带回了一些稀奇的东西。”
“哦!”李元霸道:“李世民走通‘丝绸之路’了?”
自从冀州利用散茶垄断了中原的茶叶生意后,冀州的经济就得到了飞跃发展。一年之中冀州出成品散茶达八百万驮,得税二十余万贯。其时在中原三个钱就可买米一斗,这二十几万贯钱可是一个天文数字,相当于大唐全国的总岁收,可以说天下银财滚滚涌向冀州。
李元霸在大力发展冀州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限制大唐的发展。李元霸对‘唐’这个中华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终究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或许可以把它叫做“大中华情结”吧?以前李元霸为了生存与李世民作战,可现在生存有了保障,李元霸再也不愿意对这个让无数后世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国度施以战乱。但是,一山终究难容二虎,毕竟唐廷的存在对冀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李元霸也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因此,李元霸选择了一个可以让他略觉心安、同时也是可以避免血腥杀戮的办法:利用冀州如今已经非常强大的军力威逼唐廷,在将冀州的各类商品倾销到中原的同时,动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封锁、控制唐廷的对外贸易。李元霸要掌握大唐的经济命脉,兵不刃血拿下大唐!
周边的一些国家在冀州的强势下断绝了同大唐的商务来往,随着冀州悄然的经济侵略,大唐的经济逐渐被冀州左右。冀州不论官方还是民间的商人在大唐境内都设有无数的商务机构,他们在大肆销售冀州商品的同时也大量采购大唐境内的物资。现今,大到唐国的进出口贸易,小到大唐百姓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冀州。长此以往,只怕大唐举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冀州的控制,最终导致亡国。李世民在一年前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积极努力地寻求着出路。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考察论证之后,李世民决定以冀州控制不力的西方作为突破口,沿着西汉时张骞开辟的商道与西方国家进行商业贸易,摆脱冀州对其的经济控制。李世民的确很有战略眼光,李元霸明知有这条“丝绸古道”的存在,可其与冀州间隔着千万里,冀州一时之间却也无法去控制它。
“丝绸之路?”凌敬疑惑不解,问道:“敢问王爷,为何将之称为‘丝绸之路’?”
李元霸微微一笑,道:“唐廷通过此道将大量丝绸售与西人,那不是‘丝绸之路’是什么?”
凌敬听罢心中却是不以为然:那不也可以叫作“茶叶之路”、“瓷器之路”?心中虽然嘀咕,可凌敬嘴里还是说道:“果然有理!”
李元霸道:“李世民如此而为也算是一条出路,只是嘿嘿!他恐怕不会想到,我有一条比他那‘陆地丝绸之路’更为便捷、运营成本更低的‘海上丝绸之路’!”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