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事关汉部生死存亡
为延续汉家传承,不得不战!

为汉家生存权力,必须要战!

在某些人看来,刘彦举起汉旗却是要将所有人都拉下水,让所有人不得不投入到战争中去。可是他们也不想一想,哪怕是刘彦没有亮出汉旗,难道石虎就会放过青州的晋人?

当然了,往歧异上想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是陷入一种狂热的气氛之中。

有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就是当今年代晋人生存艰难,此前不知道有多少晋人渴望能够改变,才会有那么多的起事,可一次次都是被覆灭。非但是起事被扑灭,参与起事的人几乎就没有活下来的人,基本是被胡人赶尽杀绝。

正是因为一次次的起事都失败,有勇气反抗的晋人都死了,留下来的人大部分是抱着明哲保身的想法,说难听点就是软弱怯懦之人。

刘彦明明有金手指,一开始却显得那么小心谨慎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要重新唤醒晋人的血勇么!

听听那些欢呼声,一个个兴奋得脸红耳赤,渐渐地汇集成了整体的“战争”两个字。

没有错,到处都在喊着“战争”,汉旗被竖起来的那一刻,谁都清楚大规模的战争注定会爆发。这一次大多数人没有表现出软弱的一面,是仿佛血在燃烧,大声呼唤“战争”。

“君上一直在胜利,才有我们的安稳生活。”

“没错!”

“君上还会一直胜利下去,打出一个属于我们的国!”

“万胜!”

知道会爆发大战,有人欢喜有人愁,肯定不存在所有人抱着相同的想法,但是有一点没有变化,那就是无论乐意或者乐意,主动或是被动,他们只能是投身参与到战争中去。

蓬莱城就出现了那么一幕,欢呼声过后,一个又一个家庭开始告别自己的亲人,青壮穿上了原先换下来的统一服装拿起兵器,他们与自己的家人告别,走向了城守府。

“再说一次,君上没有下达动员令。众位各安其事,等待最新的通知。”

有一种事情叫作幸福的烦恼,蓬莱城守韩锲目前就面临这种烦恼。他前面还会自己喊着,喊到嗓子都沙哑了才让属下去喊。

涌来的青壮太多了,他们还不是人挤人地往前涌,前来的先排队,晚来的自绝排在队列后面,看去就是队列越变越长,形成一个长型的方阵,仅有几个在询问或是请愿,其余都是静立。

要是不了解汉部社会构造的人一看,排列成方阵的青壮人手至少是一杆长矛,看去俨然就是一支集结起来等待命令的军队。问题是,这些青壮并不是受于某个谁的命令过来集结,他们是自发性地前来。

“你可算是过了。”韩锲看着城尉雷蒙,哑着嗓子笑道:“看看怎么解决吧。”

雷蒙看上去笑得很欣慰,行礼之后看向了列队的青壮,大吼:“命令!”

列队的青壮下意识立正,长矛的杆也是敲了一下地面。

“向后转!”雷蒙等待队列后传,又吼:“齐步走!”

汉部长久的训练的效果被良好的体现出来,青壮脑袋里肯定有各自的想法,可是有了命令就下意识地遵从。

“高兴归高兴,可是……”韩锲迟疑了一下,问道:“怎么解决?”

雷蒙闷声闷气道:“我来处理。”

超过千名的青壮是在口令声中列队走到蓬莱城的广场处,雷蒙没有多少废话,讲明白蓬莱城并没有收到征调兵源的领命,让大家伙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随后一声“解散”就算完事,显得无比干脆利索。

“城尉,大家伙没机会上战场?”

“有机会的。”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安生地过日子,等待征调便是。”

军人处理事情哪有那么多的解释,简单粗暴才是硬道理。

关于征调青壮的事,五个月之前才干了一次,被征调的青壮数量超过四万,前方战事顺利的情况下,没有可能会频繁征调青壮。

雷蒙十分了解众人的想法,军功在汉部非常重要,说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都不为过。他看着那些满是失望神态的人离去,嘴角情不自禁地勾了起来。

城尉相当于军中的军侯级别,需要至少是第三级爵位的簪袅蔡优资格担任。

>
事实上到了军侯的这一级别肯定会是一名爵位簪袅的人,待遇上至少是会得到一座宅子、二十名官署奴隶、三百亩的良田。其余的赏赐上面,赐予的财帛数量亦是丰厚。

军侯都是那样,以上的校尉、俾将、偏将……等等职位,待遇会差吗?

汉部讲究的是付出多少得到多少,立下的功劳越多越高,得到的回报就会丰厚,就因为这样才会有一种闻战窃喜的氛围。

长期以来,渴望加入到征战中的人绝对是在汉部占到了大多数,比较可惜的是刘彦一直将军队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规模,不知道有多少人盼着哪天自己能够被征召。

亮出汉旗了,本以为会有新一轮的征召,毕竟谁都知道会有连续的大战,没想到……竟然没有征召!

“什么?投效被拒绝?”赵林懵了:“不应该啊?”

上一次征召针对的是集体农庄之类的村落,对于一些家族讲的是自愿,赵家是属于那种视而不见的态度。

“虽然是胜了数次,可……大多是有取巧,刘使君不会是骄纵了吧?”赵林一脸的不解:“之前来的皆是乌合之众,以精锐打乌合之众哪有不胜的道理,只是区分胜得漂亮或是难看。接下来石虎必然会重视,下一次再来绝不会是乌合之众,该是羌族或氐族的族兵,或是直接动用各地的郡县兵,刘使君怎么能够小看?”

赵文和赵武对视了一眼,两人对自己的父亲其实是一种不满的态度。

汉部兵不多,但那是讲精兵政策,士卒操练未有过懈怠,兵器甲胄上面比之石碣赵国的精锐完全不差,一万战兵就能够打得十数万乌合之众哭爹喊娘,那是在下密之战就已经被证实的真实例子。

无论怎么看吧,汉部都有崛起的迹象,投入进去才会有一席之地。不投入进去哪怕是汉部最终败亡,要真切地知道一点,石虎是一个异常残暴的人,难道汉部治下的人又会有什么好下场?

那么简单的道理,赵家两兄弟觉得自己都能想得清楚,万般搞不懂包括他们老爹在内的一些人,怎么就不明白呢!

“我儿……”赵林呆了许久,像是下了什么决定:“为父手书一封,你俩前往下密寻找刘使君,务必亲手奉上。”

两兄弟对视一眼,能够看清楚对方皆是满脑子的迷惑。

“情况非常复杂,若是刘使君不举汉旗,我等那般做了也就做了,可刘使君举起汉旗……却是不可为之。”赵林已经在挥笔书写,一边又说:“宫陶先生在青州经营数十载,众多家族与之牵连颇大。东莱书院实为(东晋)朝廷经营,宫陶先生是为(东晋)朝廷效力。”

那么事情就说得过去了,想要办起书院必然是要有足够数量的藏书,不然书院绝对办不起来。现在可不是书籍满大街能够随便见到的年代,一本书籍都够一个家族传世,可见书籍是多么的稀少,背后没有大势力的支持,东莱书院哪来那么多的书籍?

“包括我们家在内,本来是会听从(东晋)朝廷的命令,在必要的时刻起事……”赵林没有等下挥笔书写的动作,满是严肃地说:“若是坏一家一姓的基业也就罢了,刘使君举起汉旗,又喊出要为汉家苗裔生存而战,情况不一样了!”

两兄弟已经是一脸的骇然。

“爹,您是说,咱们是随时准备举事坏君上大业?”赵文有些气急败坏:“怎能如此!君上征战,为我等安宁,为沦陷区万众,那个小~朝~廷竟然想要坏事!”

赵林瞪一眼赵文:“嚷嚷什么!”,他义正严明地说:“没举汉旗,说什么都无法掩盖为一己之私的事实,成败不过一家一姓的荣华富贵。”

两兄弟明显不苟同,可是孝道为先的前提下,两人都是憋着不吭声。

“现在不同了,完全不同了。”赵林叹息了一声:“长江以北的晋人生存本就艰难,再让胡人渡过长江必然肆虐南方。我们也是为了保住南方数百万晋人……”

话说,破坏汉部统治区与不让胡人南下有什么关系?

“真的不一样了!”赵林肃声道:“刘使君举起汉旗,已经不是一家一姓之事,我们必须要参与进去!”

虽然说民族大义不普及,可是仍然有那么一些人知晓什么是民族大义。再来是情况也真的不同,石虎本来就容不得晋人,敢于亮出汉旗的青州各地更不会容忍,刘彦要是能顶住也就罢了,一旦顶不住石虎杀进青州必然是进行血性清洗。

赵林已经写完了信笺,卷起来之后放进一个金属盒子,交代道:“一定要亲手交到刘使君手中,若是有人阻止,就说事关汉部生死存亡。”(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