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第七章

钱奎领了李想向山上走去,这条路比他们平时运石头的路好走多了,平平坦坦的土路的足有五尺宽,只是因为太久没人走,藤蔓野草长了满路,不过路本身倒还平整。走了不过半个时辰,路便断了,确切的说不是断了,而是变成了一块平台,侧面是平平整整的跟墙似的矮崖,显然是过去的某次泥石流或者滑坡把一整块山体带走了。

“小乙哥,你看,路在上头!”钱奎指了指崖壁上头,果然四五米的矮崖上头,能看到黄土路的边缘。“要只是被冲毁了,再修也还容易,可这跟切开似的……”

“修完路的时候旁边应该重新种上树的。”李想慢慢的说“咱们这里的植被情况相当不错,如果不是人为破坏,一般是不会有泥石流的。”

李想走到断崖边,皱着眉看了半天,又道“这不是泥石流,这是山体滑坡造成的,那时候是不是下了暴雨?”

钱奎听不太懂李想说的话,但是最后一句倒是听明白了,知道他说的该是路怎么坏了的问题,便道“可不是,那是前年七月的事儿了,那会儿我爷爷还在世,说他活了八十岁,就没见过这么猛的雨!才半个时辰,院子里的水就齐膝了。我们村儿房子塌了一小半儿,后来听到后山轰轰的响,可那么大的雨,谁敢去看啊?过了好些天,地干透了,有人上山拾柴火,才发现山塌了一个角儿,路成了这个样子。”

李想抬头看了半晌,又拿了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了一阵子,最后站起来拍拍手上的土道“怎么修山路我不会,不过只运石头的话,这条路还是能用的!天眼看就热了,绕那么大的圈子运石头太费人工,大家伙儿的身体也吃不消。对了,我要是需要定做一些干活的家什儿,要跟谁支钱?”

钱奎道“那要看您做的是什么。若是铁器的话,就去老牛那里让他做就成;若是木头家什,就去找成二,也是直接让他做就行,都是挂账,一部分可以顶他们的杂役,多出来的衙门另付。”说到这里钱奎犹豫了一下“不过这么大个工程,总要跟主簿提前打个招呼。”

李想愣了一下“大工程?”后世的经历让他性格中多了一些谨慎,也没有再啰嗦,想着这事儿确实应该跟主簿说一声。

李想默默的估算了下需要什么材料,又往回走了一段儿,转过身,伸出拇指对着远处看了看,又换了角度再看看,之后从怀里掏了炭笔跟纸出来,写写画画了好阵子,这才招呼钱奎下山。

下山就已经差不多申时了,有村里的妇人做了饭送到工地上,这是轮差的人家,每户做十个人的饭,做两天,便可以免一个人一年的役,几户有余粮的人家觉得划算,便应了下来。

李想是不在工地吃饭的,家里每天都做他的饭,他若是在外面吃了,家里的饭就剩下了,回去一定会被小桃念叨,更不要说外面的饭食也实在不好吃。这一点宋朝的工程制度体现的非常人性化,他不吃公家的饭,那就可以另拿二十五文的伙食补贴,加上他一个月两贯的工资,统共可以拿到将近三贯的钱。这收入不算多,可也不算少,算算李想每天需要工作的时间跟劳动强度,确实比搬石头的待遇高的太多了。

众人吃了哺食还要再干一阵儿,李想则跑到棚子地下开始设计搬石头的东西,算来算去,他便问钱奎“钱奎哥哥,做一个这么大的铁轮子,大概要多少钱?”他伸手比划出烧饼大小。

“铁轮子?”钱奎满脸疑惑。

李想挠挠头,又比划了一下“这么大,这么厚,不需要很高级的工艺,但是要很圆,边上有凹槽……”

钱奎一下子就笑出声了“不圆的还叫轮子么?你说的是滑轮吧,全用铁做的玩意儿,怎么也要百十百文吧!”

李想想了想,又比划了一下“那这么大,这么厚的呢?”这次他比划的圆形足有脸盆大。

“这么大的铁轮子……”钱奎也做了难“五百文够不够?怕是得一贯钱吧!我也弄不清啊。”

李想叹了口气“我还是直接去问问老牛吧!钱哥哥可有空闲带我去认认门?”钱奎笑道“老牛就是牛家庄的人,这么几步,哪里会没空!”说罢便领了李想去找老牛。

老牛家住在村尾,李想跟他比划了半晌,又拿炭笔画了图问清楚大大小小各种规格的铁制品的价格,然后又去一边的成木匠家里问了一堆儿木头配件的价钱,这才又回到工地。

回了工地,李想便问钱奎到哪里能找到汤主簿,他想要笔款子,用来上下运石头,钱奎道“主簿平日在青州城里,十天半个月才过来一次,他前日才来过,怕是下回过来要再等十几天了。”

李想皱眉道“今天又有两个人中暑了,天气太热,那条路又用不得车子,只能肩扛人抬,再等十几天,怕就得倒下一大半儿!这样吧,我今晚把工作分派好,明天就去青州找汤主簿去!”

钱奎点头“李小乙哥心善,我代这些苦力们谢谢你了。”

李想慢吞吞的往家里走,赵家离工地足有五六里,赵先生曾提出让人用车接他,不过被李想拒绝了,每天走半个时辰的路,全当锻炼身体了,何必再折腾赵先生家里的仆从呢?

没一会儿便走回了家,开门的依然是冯四。冯四一看见他就笑“小乙哥今天上山了吧?看你的袖子上沾的都是苍耳。”

李想抬起袖子一看,果然袖子上好几个苍耳,不禁十分的心疼“哎呀,衣服挂毛了!”

冯四笑道“不过是身布衣裳,小乙哥从不穿绸衫上工,这种布一百文能买七八尺,坏了倒也不用太心疼。”

李想摇摇头“一件衣服也就是一百多文的布,可却是小桃花了好几天的工夫才做出来的,昨天才穿上的,今天就给蹭毛了……”

“蹭毛了就蹭毛了吧!”旁边传来小桃笑吟吟的声音“有小乙哥这句话,奴就知足了。”

李想扭过头,只见小桃端了一盆湿衣裳,显然是刚到河边洗好衣服回来。

李想回了房,不一会儿,小桃便端了热好的饭进来了“今日回来得晚,可饿了吧?”李想一笑,见托盘里除了饭菜,还有几块儿点心,李想对甜食一般般,但他知道小桃很喜欢,便依然把酥点捡了出来递给小桃,果然小桃很开心,谢了他一声,把点心放在柜子上,打了柜门,翻出个绣的十分精致的大荷包出来“娘子做衣服的边角料,我拿了来给小乙哥做了个荷包,装钱的话比塞在袖子里强些。”

李想不禁失笑,放现在,几块点心就能换来个女孩子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也太天方夜谭了,这小桃实在是可爱。

吃了哺食,李想便去找赵先生,他想要借用马车进城一趟,三十里的路程,他不认为自己能走过去。

赵先生听说他想找汤主簿商量工程上的事情,立刻满口答应,并且表示自己正要也要去青州买东西,一起去好了。这话显然是扯淡,这阵子因为路不好,进城不方便,李娘子做夏装都是翻的家里旧料子,因为这个跟李想很是唠叨了一番,赵先生前几天想买块好墨都最终都打消了这个念头,可见他对这个破路有多怕了,这会儿说是买东西,其实还不是怕李想第一次出门,去衙门找人不方面么?

李想不善表达,但这不代表他不懂别人的心意,呐呐的跟赵先生道了谢,又跟着赵先生去找李娘子研究了一下荷花纸的造法,这才回了房休息。

其实说起来,糟糕的路况骑马最合适,可是遗憾的是李想不会骑马,所以赵先生只得让人套了一辆车,于是李想的课程里又增加了骑马这一项。镇上到青州的路正是前阵子李想参与修建的那条路,靠近镇上的一段儿还好,已经铺上了石板,倒还能忍受,可出去没一阵子,石板路到了头,眼前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车一上路,几乎把两人的早饭都颠出来了,李想的脸没一会儿就白了,他哪里乘过这么颠的车啊!

赵先生显然也不是很舒服“小乙哥再忍忍,再往前就又是修好的路了,如今路修得差不多了,也就差这二三里了。因为这个路,娘子现在都不愿意进城了。唉,只盼路修的快点儿!年底能修好的话上元节就能带她去城里看灯会了。”

李想脸色苍白,却还是忍不住道“其实不用等那么久,今天的事儿要是能说下来,起码能提前两三个月修完,估计重阳节就能完工了,而且这种颠簸不光是路的问题,马车也不行,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改装马车削减大部分的震动的,把车轴跟底座改装一下,就是没有弹簧,减少一大半的震动还是没问题的。”

赵先生自然不知道减震的原理之类的东西,于是李想又是一通解释,不知不觉倒把这段最颠的路熬过去了,到青州不过二十里,难走的路也就那么几步,统共花了半个多时辰就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前面几章有微小的改动,主要是涉及到货币价值的……改动不大,非数据控考据癖不用管它。

不过,如果是以上两种人,那么可以着重看一下第三章,第三章下面的作者有话说有点资料……唔,对数据不执着的人不用看了,挺枯燥的。

PS:我是有多想不开才去下载了一整本的《宋朝物价研究》来仔细看啊,结果几乎两天没写文就研究这个了,六百多页啊我勒个擦!更悲剧的是我弄到的是扫描版的!是图片不是文字格式,找个数据也没法直接找到正确的页数,也不能复制……只能慢慢翻看==+

好吧我说这个只是想告诉你们:虽然作为一个连水果电池的原理都忘记了的理科生我很不合格,但是对数字执着这一点还是能证明我有一颗理科生的心的。(喂!)

插入书签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