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高层无小事
拿别人当傻瓜,自己就要被当成傻逼看的觉悟。
蒋干对此是早就有心理准备,并且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总得来看,石碣赵国依然显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对手会让各方压制矛盾,不解决这个强大的危险之前,求同存异是唯一的选择?
现实的情况看来,汉部军力或许不足,可生产力真的是几方势力中较强的一个。本着“你有本事就多支援一下盟友”的普世规则,汉部既然生产力那么强,支援一下穷苦兄弟,为共同对抗石碣赵国,是应该的吧?
蒋干的想法既是冉氏秦国高层差不多的共同思想,理由是之前汉部很好说话,多次廉价提供资源,结果产生一种“你帮我是理所当然”的心态。
后面,张氏凉国也在能帮就帮的范围上支援了冉氏秦国,不过张氏凉国也只能支应一下粮食,基本还都是粗粮,兵器、甲胄、器械啥的就省省吧,张氏凉国生产力其实也不行。
得了,前后两个盟友都那么大方,更加造就冉氏秦国高层那种“你帮我是理所当然”的思想。可能……只是可能,帮忙既然是理所当然,能帮而不帮就是仇人,也就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最直接体现。
“基本就是那个样子,不然不会是这幅嘴脸。”刘彦其实是内心很无语,愤怒却是不至于,毕竟节操就是随时能丢弃的玩意,能够用无耻换取支援,艰难时刻真顾不得那么多。他闷闷地问:“冉闵那边很困难?”
“三十万多士卒,要征讨关中,要抵御几个关隘之外的庞大敌军,战火连天未有产出,之前又准备不足,能支撑下去是冉闵军杀人杀得狠了。”纪昌不断地冷笑:“短短半年不到,杀戮诸胡近四十万,该抢了多少东西?”
“我听闻,冉闵有试图收复诸胡?”刘彦停下脚步,看向了远处,那里不少奇装异服的家伙凑成堆不知道在感谢什么。他扭头看向纪昌,说道:“因为诸胡少有服从者,冉闵下令开始杀戮?”
关中离青州非常远,中间全是石碣赵国控制区,汉部的情报系统也没有安置得那么远,一些事情其实就是道听途说。
纪昌该怎么回答?
收服胡人为己用是绝对应该做的事情,能当炮灰或是劳力,最重要的是晋人的数量真的太少,不融合一些可以融合的胡人,光是依靠女人生孩子的周期太长了。这样一来的话,冉闵没道理不会想要收服一些胡人,至于是不是被拒绝才举起屠刀,站在民族大义这边的实际情况是,只要敢在这个时候屠戮胡人就绝对是正确行为。
远处那些奇装异服的家伙来自朝1鲜半岛。
高句丽人还好一些,他们的服装与华夏文明几乎没有区别,仅仅是一些布局上稍微有些区别,再来就是在花纹和图案上的地域性划分。
百济和新罗的服饰则很相似,他们的服装看不到太多的华夏文明特色,比如百济和新罗人就很喜欢穿类似于短褂的短袖衣和很像裤衩子的短裤。百济人喜欢白色,新罗人的喜欢红色,看去就是那个样子。
叫好声和喧哗声颇大,想到这里该是城内的校场,平时士卒不用训练会来这里做游戏,他们应该是在进行竞技之类的活动,就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刘彦和纪昌都没有过去的意思,汉家苗裔是落魄了,但可没有沉沦到成为土包子的时候,仅存的骄傲还有一丝丝。作为立志要恢复强汉辉煌的两人,一些事情上必须要保持住一种尊严。
说来也是奇怪的,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在朝1鲜半岛上杀得你死我活的三角关系,来到青州之后却好像是放下了仇恨?他们经常会组织一些什么活动,三方分成阵营互相竞技。比如现在他们就在搞射箭比赛,分静靶和动靶。
围着观看的不缺少汉军本部的人,毕竟凑热闹从来都是一种天性,他们的叫好声和嬉笑声混成了一片。
“那些土著的用处还是有一些,尤其是高句丽人。”纪昌简短地介绍了一下,后面才叹息道:“许多我们先辈的技艺在中原这边遗失了,倒是高句丽人那边保存下来。”
可不是嘛,每每中原历经一次浩劫,周边国家就会迎来一次吸收华夏文明精华的机会,太多从中原逃亡出去的人带出去各种手艺和知识,结果中原杀得血流成河导致一些传承断绝,周边各国却是能够保存下来。
那些从华夏流传出去的传承,会 会在很久以后成了异族的国粹,反而是和中央之国没有屁关系。甚至,中央之国的人会觉得周边某个国家的某种技艺很怪很操蛋,殊不知那种技艺其实是生活在中央之国的先民通过智慧和努力才创造出来。最悲哀,恐怕莫过于此了吧?
围观众人的分区还是挺泾渭分明,该是属于哪个势力就绝对是凑到一起,导致代表本势力的人表现好一些,喧闹生就会出现在哪个位置,倒是汉军士卒这片遇到表现好的都会捧场一下。
得说一句天大的实话,那就是朝1鲜半岛来的那些人,他们对汉军士卒其实挺发怵,不止是汉军士卒普遍会高大一些,主要是有见识过汉军作战,不谈骁勇善战之类的,对于汉军士卒喜欢腰间悬着滴血的脑袋一边追杀敌人,印象深刻的同时又会感到恐惧。
要说起来也就新罗人没有和汉军打过,不然朝1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和百济都和汉军对过阵,似乎两国屡次都会被汉军击败,几乎是被打得没什么脾气。
“他们安份吗?”刘彦继续迈步前行,一边说:“抽调半岛更多的青壮出来消耗,是我们的既定清理之策。”
“一直在控制规模,斗殴时常有,仇杀也时而发生。”纪昌呵呵笑了几声:“找到杀人者砍掉首级,一些时候哪怕是冒名认罪我们也不管。”
刘彦颔首:“别做得太明显。”
朝1鲜半岛上有多少人口真的不是那么好说,总归来讲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万就是,其中扶余人、倭人、沃人是最多,三韩人次之,倒是华夏苗裔也有个接近二十来万的样子。
汉部一直都在吸收朝1鲜半岛上的华夏苗裔,就是效果上并不那么好。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大多数能混得开的华夏苗裔在朝1鲜半岛是人上人,一些有手艺的人也过得不错,极少数才是身为奴隶。
“他们既然是为了躲避战火才逃出去,想一想也该知道愿意回到中原的人是少数。”刘彦其实觉得挺悲哀:“胆小但有远见的人逃了,留下傻的、愣的、憨的受罪,更多有勇气的人在反抗中死去,留下屈膝卑躬的渣渣。”
纪昌能说什么?难道要说活在中原的那些晋人都是渣渣?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也真的是渣渣,可普通人从来都没有选择的权力或是机会,能够卖国的只有人上人,普通人能卖的只有自己。
“一个民族的精华部分在于那些敢打敢拼的人,缺少了这些人,哪怕是再有智者也没有人可以去执行谋略。”刘彦停了下来,转身看着纪昌非常认真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朝1鲜半岛上那些有勇气并且敢冒险的人消耗光或是吸收掉,留下那些胆小鬼或窝囊废,以后想要征服会变得非常轻易。”
纪昌不断点头,他内心却是在想:【勇者全死了,留下的全是窝囊废?这个道理简直将一个民族的兴衰道尽。逃到长江以南的那些不都是窝囊废吗?哪怕有几个心怀大志者,也被更多的窝囊废牵绊,最终就是全面呈现颓势。】
在接下来的数天,蒋干一再求见刘彦未果。后面,蒋干转为去求见能够影响到汉部走向的人,却也没有任何人搭理。
【不对啊!】蒋干越来越心虚:【仅仅是试探罢了,不会搞成断绝交情吧?】
蒋干不知道的是,随着东南风转为西北风季节,有一支船队已经从长江以南出发,那是以庾翼为首的小~朝~廷使节团。
汉部已经收到了来自东晋小~朝~廷的同时,谁都变得无比忙碌,哪有功夫去搭理蒋干?
无独有偶的是,一支来自拓跋代国的队伍抵达了辽东狭隘半岛,是代表拓跋什翼犍来看望自己的妹妹拓跋秀,也是送礼物来给自己的侄女。
或许是巧合还是必然,慕容燕国后面也表示会派来团队,目的地是刘彦所在的下密这边。
这一下有三个国家的三个使节团会前来下密,包括刘彦在内的汉部高层哪能有什么闲工夫,更加别谈汉军可是南下了一支部队在和石遵的私军交战……唔,是练兵。
蒋干当然不知道那么多,他是直接慌了神,思考了半天终于记得有一个叫苏乐的人,去找的时候总算被接见。
“见我家君上?”苏乐头摇得和拨浪鼓似得:“哪有空闲啊!”,他将事情稍微介绍了一下。
这一下蒋干直接就是发怵:【有没有搞错!?是我们不知道发生什么,还是什么情况,怎么会有那么多国家派来使节!?】(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
蒋干对此是早就有心理准备,并且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总得来看,石碣赵国依然显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对手会让各方压制矛盾,不解决这个强大的危险之前,求同存异是唯一的选择?
现实的情况看来,汉部军力或许不足,可生产力真的是几方势力中较强的一个。本着“你有本事就多支援一下盟友”的普世规则,汉部既然生产力那么强,支援一下穷苦兄弟,为共同对抗石碣赵国,是应该的吧?
蒋干的想法既是冉氏秦国高层差不多的共同思想,理由是之前汉部很好说话,多次廉价提供资源,结果产生一种“你帮我是理所当然”的心态。
后面,张氏凉国也在能帮就帮的范围上支援了冉氏秦国,不过张氏凉国也只能支应一下粮食,基本还都是粗粮,兵器、甲胄、器械啥的就省省吧,张氏凉国生产力其实也不行。
得了,前后两个盟友都那么大方,更加造就冉氏秦国高层那种“你帮我是理所当然”的思想。可能……只是可能,帮忙既然是理所当然,能帮而不帮就是仇人,也就成了“升米恩斗米仇”的最直接体现。
“基本就是那个样子,不然不会是这幅嘴脸。”刘彦其实是内心很无语,愤怒却是不至于,毕竟节操就是随时能丢弃的玩意,能够用无耻换取支援,艰难时刻真顾不得那么多。他闷闷地问:“冉闵那边很困难?”
“三十万多士卒,要征讨关中,要抵御几个关隘之外的庞大敌军,战火连天未有产出,之前又准备不足,能支撑下去是冉闵军杀人杀得狠了。”纪昌不断地冷笑:“短短半年不到,杀戮诸胡近四十万,该抢了多少东西?”
“我听闻,冉闵有试图收复诸胡?”刘彦停下脚步,看向了远处,那里不少奇装异服的家伙凑成堆不知道在感谢什么。他扭头看向纪昌,说道:“因为诸胡少有服从者,冉闵下令开始杀戮?”
关中离青州非常远,中间全是石碣赵国控制区,汉部的情报系统也没有安置得那么远,一些事情其实就是道听途说。
纪昌该怎么回答?
收服胡人为己用是绝对应该做的事情,能当炮灰或是劳力,最重要的是晋人的数量真的太少,不融合一些可以融合的胡人,光是依靠女人生孩子的周期太长了。这样一来的话,冉闵没道理不会想要收服一些胡人,至于是不是被拒绝才举起屠刀,站在民族大义这边的实际情况是,只要敢在这个时候屠戮胡人就绝对是正确行为。
远处那些奇装异服的家伙来自朝1鲜半岛。
高句丽人还好一些,他们的服装与华夏文明几乎没有区别,仅仅是一些布局上稍微有些区别,再来就是在花纹和图案上的地域性划分。
百济和新罗的服饰则很相似,他们的服装看不到太多的华夏文明特色,比如百济和新罗人就很喜欢穿类似于短褂的短袖衣和很像裤衩子的短裤。百济人喜欢白色,新罗人的喜欢红色,看去就是那个样子。
叫好声和喧哗声颇大,想到这里该是城内的校场,平时士卒不用训练会来这里做游戏,他们应该是在进行竞技之类的活动,就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刘彦和纪昌都没有过去的意思,汉家苗裔是落魄了,但可没有沉沦到成为土包子的时候,仅存的骄傲还有一丝丝。作为立志要恢复强汉辉煌的两人,一些事情上必须要保持住一种尊严。
说来也是奇怪的,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在朝1鲜半岛上杀得你死我活的三角关系,来到青州之后却好像是放下了仇恨?他们经常会组织一些什么活动,三方分成阵营互相竞技。比如现在他们就在搞射箭比赛,分静靶和动靶。
围着观看的不缺少汉军本部的人,毕竟凑热闹从来都是一种天性,他们的叫好声和嬉笑声混成了一片。
“那些土著的用处还是有一些,尤其是高句丽人。”纪昌简短地介绍了一下,后面才叹息道:“许多我们先辈的技艺在中原这边遗失了,倒是高句丽人那边保存下来。”
可不是嘛,每每中原历经一次浩劫,周边国家就会迎来一次吸收华夏文明精华的机会,太多从中原逃亡出去的人带出去各种手艺和知识,结果中原杀得血流成河导致一些传承断绝,周边各国却是能够保存下来。
那些从华夏流传出去的传承,会 会在很久以后成了异族的国粹,反而是和中央之国没有屁关系。甚至,中央之国的人会觉得周边某个国家的某种技艺很怪很操蛋,殊不知那种技艺其实是生活在中央之国的先民通过智慧和努力才创造出来。最悲哀,恐怕莫过于此了吧?
围观众人的分区还是挺泾渭分明,该是属于哪个势力就绝对是凑到一起,导致代表本势力的人表现好一些,喧闹生就会出现在哪个位置,倒是汉军士卒这片遇到表现好的都会捧场一下。
得说一句天大的实话,那就是朝1鲜半岛来的那些人,他们对汉军士卒其实挺发怵,不止是汉军士卒普遍会高大一些,主要是有见识过汉军作战,不谈骁勇善战之类的,对于汉军士卒喜欢腰间悬着滴血的脑袋一边追杀敌人,印象深刻的同时又会感到恐惧。
要说起来也就新罗人没有和汉军打过,不然朝1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和百济都和汉军对过阵,似乎两国屡次都会被汉军击败,几乎是被打得没什么脾气。
“他们安份吗?”刘彦继续迈步前行,一边说:“抽调半岛更多的青壮出来消耗,是我们的既定清理之策。”
“一直在控制规模,斗殴时常有,仇杀也时而发生。”纪昌呵呵笑了几声:“找到杀人者砍掉首级,一些时候哪怕是冒名认罪我们也不管。”
刘彦颔首:“别做得太明显。”
朝1鲜半岛上有多少人口真的不是那么好说,总归来讲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万就是,其中扶余人、倭人、沃人是最多,三韩人次之,倒是华夏苗裔也有个接近二十来万的样子。
汉部一直都在吸收朝1鲜半岛上的华夏苗裔,就是效果上并不那么好。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大多数能混得开的华夏苗裔在朝1鲜半岛是人上人,一些有手艺的人也过得不错,极少数才是身为奴隶。
“他们既然是为了躲避战火才逃出去,想一想也该知道愿意回到中原的人是少数。”刘彦其实觉得挺悲哀:“胆小但有远见的人逃了,留下傻的、愣的、憨的受罪,更多有勇气的人在反抗中死去,留下屈膝卑躬的渣渣。”
纪昌能说什么?难道要说活在中原的那些晋人都是渣渣?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也真的是渣渣,可普通人从来都没有选择的权力或是机会,能够卖国的只有人上人,普通人能卖的只有自己。
“一个民族的精华部分在于那些敢打敢拼的人,缺少了这些人,哪怕是再有智者也没有人可以去执行谋略。”刘彦停了下来,转身看着纪昌非常认真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朝1鲜半岛上那些有勇气并且敢冒险的人消耗光或是吸收掉,留下那些胆小鬼或窝囊废,以后想要征服会变得非常轻易。”
纪昌不断点头,他内心却是在想:【勇者全死了,留下的全是窝囊废?这个道理简直将一个民族的兴衰道尽。逃到长江以南的那些不都是窝囊废吗?哪怕有几个心怀大志者,也被更多的窝囊废牵绊,最终就是全面呈现颓势。】
在接下来的数天,蒋干一再求见刘彦未果。后面,蒋干转为去求见能够影响到汉部走向的人,却也没有任何人搭理。
【不对啊!】蒋干越来越心虚:【仅仅是试探罢了,不会搞成断绝交情吧?】
蒋干不知道的是,随着东南风转为西北风季节,有一支船队已经从长江以南出发,那是以庾翼为首的小~朝~廷使节团。
汉部已经收到了来自东晋小~朝~廷的同时,谁都变得无比忙碌,哪有功夫去搭理蒋干?
无独有偶的是,一支来自拓跋代国的队伍抵达了辽东狭隘半岛,是代表拓跋什翼犍来看望自己的妹妹拓跋秀,也是送礼物来给自己的侄女。
或许是巧合还是必然,慕容燕国后面也表示会派来团队,目的地是刘彦所在的下密这边。
这一下有三个国家的三个使节团会前来下密,包括刘彦在内的汉部高层哪能有什么闲工夫,更加别谈汉军可是南下了一支部队在和石遵的私军交战……唔,是练兵。
蒋干当然不知道那么多,他是直接慌了神,思考了半天终于记得有一个叫苏乐的人,去找的时候总算被接见。
“见我家君上?”苏乐头摇得和拨浪鼓似得:“哪有空闲啊!”,他将事情稍微介绍了一下。
这一下蒋干直接就是发怵:【有没有搞错!?是我们不知道发生什么,还是什么情况,怎么会有那么多国家派来使节!?】(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