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No?13

第14章 No?13(1/3)

《吠陀经》:古印度的历史文献,雅利安人的圣书。它包含了当时的各种知识。由婆罗门祭司祭神的颂诗、经文和咒语汇编而成,也是古印度人的思想、伦理、道德和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共四部,即《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是古印度人对神的赞歌和祷告文;《耶柔吠陀》与《裟摩吠陀》都是婆罗门的祷告文。“吠陀时代”就得名于这部经书。

释迦摩尼创佛教

公元前7世纪,古印度进入列国时期。这时,在古印度大陆北部有16个大国。在这16个大国以外,还有许多共和国。佛祖释迦摩尼的故乡,就在其中的一个共和国,叫迦毗罗卫王国。位置在今尼泊尔境内。

释迦摩尼本名叫乔答摩·悉达多,是一位王子,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国王,名叫净饭王。饭的原意是乳粥,在当时的古印度,以牛乳煮成的粥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物。

悉达多是净饭王的长子,他的母亲摩耶夫人生下悉达多一周后,便辞别了人世。悉达多在姨母和父王的呵护下,长大成人。

悉达多很小便跟随婆罗门学者学习文学、哲学、算学等,知识很广博。从12岁起,悉达多开始练习武术,很快就练成了一个骑马、射箭、击剑并通达兵法的能手。净饭王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王位。可是,悉达多志不在此,他酷爱思考,世间的许多现象,比如饥渴困乏,在烈日下耕田的农人,口喘汗流拖着犁头耕地的牛,蛇虫鸟兽弱肉强食的情景,辗转呻吟的病人,以及亲朋哭泣送葬的情景,这些都让悉达多陷入沉思。

种姓制度也让悉达多思考。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是婆罗门,有的人天生却是首陀罗,而且子子孙孙延续。换句话说,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天生高贵富有,有的人却天生低贱贫苦。悉达多想找到一个人人平等

的办法。

悉达多读过《吠陀经》。这部书是印度的宗教经典。印度人没有像大多数文明一样,自己编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来解释这一切,而是坐下来,认真地思索: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何处去?我们生在怎样的世界?谁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因为思考,在敬神与祭神中,印度发展出格外博大精深的宗教哲学。

读完《吠陀经》的悉达多发现,这部经典并不能给他全部的答案;他所学的知识,以及国王的权力,也不能解决他的问题。

净饭王发觉了儿子的心思后,曾经想出各种办法阻止他。悉达多19岁的时候,在净饭王的安排下,和自己的表妹结了婚。但是,家庭生活并没有束缚住悉达多的思想,他决心离家出走。

悉达多走出国境,在一条河边他换去了王子的衣服,剃去头发,成为了一个修道者。

净饭王不见了儿子,派人去寻找。终于在森林里找到了悉达多。但悉达多坚决不肯回家。此后,悉达多四处周游,寻访有名的学者,又跟随苦行者学道。途中路遇老人、病人和死人,深感人生之苦。

当时古印度流行“苦行”——就是用各种吃苦的办法来求道,比如不吃不喝。

印度最古老的哲学家们总是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森林里、深山中、大树下、湖水边,印度人在对宇宙与人生的观察中,比中国人更早悟出了一个伟大的概念——天人合一。

悉达多也曾用过这种修行法。他来到了伽阇山的苦行林,耳听逝水,眼观茂林,按照通行的苦修方式,开始减少食量,用禅定、瑜珈与上天交流。由于时常一动不动,泥土污秽日积于身,已如一棵直立的老树一般。麻雀在他的头顶筑窝,芦苇和茅草缠住了他的双膝。

就这样,花开花落,斗转星移,6年过去了。林中草木依然茂盛,山下河水仍旧流淌,苦修6年,悉达多始

终未能寻得他的答案。还弄得身心衰弱,险些丧命。

第7年,悉达多来到一个叫加雅的地方。他静坐于菩提树下,冥思苦想,经过49天的苦苦探索,终于“大彻大悟”,想通了解脱人间痛苦的逻辑,悟出了生死的真理——“解脱”,终于得道成佛,创立了佛教。早期佛教的佛不是神,而是觉悟了的人。

得道后的悉达多,到各地区传教,招收信徒。作为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他的弟子称为释迦摩尼,摩尼的意思是隐居林间的圣人。释迦摩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此外,释迦摩尼还有尊、佛、佛祖等十余种称号。

释迦摩尼把佛教解释为“四谛”。“谛”的意思是真理。四谛就是四个真理,有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苦;集谛是指人受苦的原因,因为人为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在世上做了很多事,到来世都会付出代价,即俗话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灭谛是说如何消灭苦因,一句话——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望;道谛是说,消灭苦因就得修道。

释迦摩尼创立的佛教,倡导众生平等,这比婆罗门教先进。因此,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其中也有许多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的人。

佛教产生的初期,并不主张修建寺庙,供奉佛像。据说,释迦摩尼收了1000多个弟子,著名的有“十大弟子”。释迦摩尼在恒河流域传道,历经40多年。公元前486年,80多岁的释迦摩尼在传道途中圆寂。他的遗体火化以后,骨灰结成许多五光十色的颗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做“舍利”。后来,有8个国王分取舍利,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起来的高塔中供奉,以表示对释迦摩尼的景仰。

释迦摩尼圆寂后,佛教在古印度本土继续发展,到了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被定为国教。接下来,将讲述阿育王的故事。

(本章完)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