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No?7

第8章 No?7(1/3)

楔形字:苏美尔楔形字有意符和音符。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在字母发展史上有所贡献。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更难以掌握。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

园丁成霸业

萨尔贡是世界上古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原本是一个私生子。他的母亲是一个女祭司,与人**生下了萨尔贡。神职人员生孩子,事情一旦败露,母子都活不了。迫于无奈,女祭司只好将婴儿装进篮子,放入幼发拉底河,让孩子自生自灭。孩子命大,在幼发拉底河岸边,一名打水的园丁,发现了河里漂来的篮子。篮子里有一个啼哭的婴儿。园丁把婴儿抱回家抚养,取名为“萨尔贡”。

萨尔贡长大成人后,当上了基什国王花园的园丁,后来又兼任国王的厨师,取得了基什国王的信任,最终成了王国的大臣。

公元前2340年,早就怀有野心的萨尔贡,利用人民对基什国王的强烈不满,发动了武装起义。带领自己的支持者闯进王宫,杀死了国王,宣布自己为新国王,建立了阿卡德王国。

之后,萨尔贡统兵推进,他的军队就像砍刀进了甘蔗地,横扫南、北两部的苏美尔城市邦国。由于史料的残缺,我们无法知道战争的具体细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萨尔贡胜利的直接原因是兵力的强大。

苏美尔人被阿卡德人征服。接下来,在两河流域的历史中,又出现了更多的人种。他们是:库提人—埃兰人—阿摩利人—赫梯人—亚述人—米底人—迦勒底人—波斯人。

阿卡德人是我们讲述两河流域历史中,出现的第二个人种。

从体貌特征看,阿卡德人身躯高大、长脸鹫鼻、长发多须。苏美尔人大多是圆头颅、短脖颈、光头光面。

文化方面,阿卡德人则远远落后于苏美人。

在萨尔贡统治时期,阿卡德人与苏美尔人不断融合,他们开始学习苏美尔人的天文、历法、数字、文学、宗教,并在继承中创新。

但是,萨尔贡缔造的阿卡德王国,并没有让苏美尔地区从此平静下去。

萨尔贡是一个战争狂人。他统一了苏

美尔南北地区,便开始对外扩张,建立了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萨尔贡自称“天下四方之王”。

萨尔贡不仅打仗凶狠,治国也很有一套。他下令兴修河渠,统一度量衡,建立了多达5400人的常备军,设置新官吏,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建立的帝国能够千秋万代,这和中国的秦始皇很像。

然而,国家大,民族多,各方面矛盾自然层出不穷,萨尔贡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一个字——杀!且毫不手软。

依靠暴力手段解决矛盾终究不是一个好办法,虽然当时可以唬住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和仇恨会越积越深,直至最后的爆发。

萨尔贡统治的末期,人民发动了多次起义。萨尔贡死后,他的小儿子里姆什继位,这个阿卡德王国的第二代领导人,是一个“救火队员”,他一上台就忙着镇压各地的起义,最后,内乱是平定了,国内建设却被耽误了。

为了平定内乱,阿卡德王国的版图扩张被迫减缓。到了阿卡德王国第四代领导人纳拉姆辛上台,阿卡德王国的势力才再度扩张,北达亚美尼亚和库尔德山脉,东至扎格罗斯山、西抵叙利亚、阿拉伯和马干国。

纳拉姆辛死后,王国内部彻底乱套,王位三年内更迭了四次。苏美尔地区的乌鲁克、基什等城市邦国死灰复燃,纷纷起来反对纳拉姆辛统治。

国家内乱,便有外敌侵入,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就在这时,东部扎格罗斯山区的库提人侵入两河流域,战乱再度爆发。

王室搞经济

公元前2190年左右,东部扎格罗斯山区的库提人侵入两河流域,击败并毁灭了阿德卡王国,阿卡德王朝被取代。

库提人是两河流域历史中出现的第三个人种。他们虽然击败了阿卡德人,却没有能力统治苏美尔地区。

此时,苏美尔地区的乌鲁克和乌尔邦国,相继复兴。乌鲁克邦国把库提人赶出了两河流域。乌尔邦国又趁机击败了乌鲁克邦国,最终统一了苏美尔地区。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乌尔邦国的国王叫乌尔纳姆。他统一苏美尔地区后,建立了一个新王朝,史称乌尔第三王朝。

这个王朝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

国王们都非常重视法制。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两河流域已经出现了两个重量级人物,一个是萨尔贡,一个就是乌尔纳姆。萨尔贡能征善战,治国严猛;乌尔纳姆则擅长依法治国。

乌尔纳姆一上台,便制定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法典,名为《乌尔纳姆法典》。

这部法典很毒,一方面是为了镇压和统治劳动人民,另一方面是为了发展王室经济。

当时,王室占有全国3/5的土地。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王室建立和经营大规模的农庄、手工业作坊和牧场。

王室的经济倒是空前的繁荣了,劳动者的命运却悲惨了。

在王室土地上从事劳动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半自由身份的依附民,另一种人就是奴隶。他们在监工的监督下劳作,劳动十分繁重,很多奴隶被活活累死。其中,女奴的死亡率最高。据统计,在一个女奴劳动营中,共185人,一个月内就死了57人。

女奴们还时常遭到强暴和殴打,想逃更没门儿,《乌尔纳姆法典》中有一条规定:倘若一个女奴背离其主人,逃往城市境界外,有人将其带回,该女奴的主人就要付给对方报酬。此举相当于奖励“拾金不昧”者。

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乌尔纳姆法典》完全是为了维护奴隶制,为奴隶主服务的。

由于奴隶的死亡率很高,生产率自然不高。王室农庄在农忙时,不得不雇佣大批的雇工,全国10个城市的王室和寺庙经济,大约需要21000个雇工。

这一大批雇工,按日领取食物和报酬。他们的报酬比奴隶和依附民高出一到两倍。贫富差距拉大,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从公元前21世纪下半期开始,乌尔第三王朝的实力开始下降。

乌尔第三王朝曾历经五代。五个国王,经常发动对周边地区的侵略。到了公元前2003年,乌尔第三王朝只有挨打的份儿了。两河流域历史中的第四个人种和第五个人种——埃兰人和阿摩利人,在此时登场。他们联合夹击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灭亡,末代国王伊比新被埃兰人俘虏。

之后,埃兰人和阿摩利人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阿摩利人战胜了埃兰人。埃兰人被迫退回东方山区。至此,两河流域成了阿摩利人表演的舞台。

(本章完)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