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 甘蔗
“这是甘蔗。”
女子的笑容,清丽怡人,举世无双;甘蔗的味道,更是清甜可口,沁人心脾。
辛伯宇更在意的,显然是后者,他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我们这里,可以种植这种作物吗?”
宋雨潞温婉地点头:“这是姐姐从台湾带回来的,已经试种了一年,事实证明,我们这里也很适宜。”
辛伯宇若有所思,他细细地打量着手中的植物,说出来的话,也非常专业认真:“我省广泛种植的糖类作物,原为竹蔗。但竹蔗含糖量较少,且纤维多,蜡层厚,不利于出糖澄清。”
宋雨潞听了,连连点头:“您要是这样说的话,我们省似乎更适合种植甘蔗。”
辛伯宇的眼睛霎时闪亮:“怎么说?”
宋雨潞周到地请辛伯宇到凉亭当中就坐,一边走一边细致地向他介绍着:“我听大姐说,甘蔗是属于一些特定区域才能种植的作物,它的生长期有着需要高温、喜欢强光、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等的特点,这种植物对于构成气候资源的热、光、水等方面条件有着特殊的依赖性。咱们省正处南疆,气候最是适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而且温光雨同季,三者相互配合,非常有利于甘蔗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因此,特别适宜种植糖料甘蔗作物。这是我们省得天独厚的优势。”
辛伯宇听得连连点头:“是啊,可是我们省,近百年来一直种植的都是竹蔗,它的缺点很多,很难再进一步推广,为此我一直很头疼。”
宋雨潞也点头认可:“这个我也听大姐说过。我们这里种蔗的自然条件优越,所以种蔗制糖有着悠久的历史。”
“辛省长,甘蔗在爪哇、台湾一代培育得非常成功,据说适合咱们本地种植的品种就多达100多个,您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到两地去考察一番,带回来种子尝试,咱们不是有农事试验场吗,可以让他们尝试培育繁殖。”
辛伯宇又将宋雨潞仔细打量一番,赞叹道:“太好了。姜夫人,请恕辛某眼拙,原来,您是我的贵人啊!”
宋雨潞浅浅一笑:“省长,我们不过是聊了两句天,贵人一词,从何说起呢?”
辛伯宇郑重起身,抱拳拱手,以示感激之情:“我这几日正在忧烦,用何作物,可以替代竹蔗。没想到,您就给了我这样一个大大的好消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姜夫人,谢谢您。”
宋雨潞连忙还礼:“省长您客气了。”
客套的笑容背后,是女子的沉思。
关于甘蔗的这些话,都是前几日她和大姐在花果园游玩的时候,大姐告诉给她听的。关于她家花果园里的甘蔗们的前世今生,大姐都一一说得异常详细。
大姐的目的,难道就是现在,要她向辛伯宇,推荐全省的甘蔗种植吗?幸好她的专业素养,让她的记忆力绝佳。否则她又不是农大毕业的,怎么可能知道得这么多?
可是,宋家也不是农业世家,大姐的这些知识,又从哪里得来的?
而且若是故意为之,宋雨琼又为何不亲自上阵呢?
展开全部内容